評鑑項目:一、課程教學
自評分數
評鑑指標
評鑑說明
(一)課程發展
1.設計校訂課程及實施。 2.成立課程發展組織及運作。 3.符合特教班與資源班學生需求規劃課程。 4.能進行課程統整與運用。
學校自陳與自評(學校填寫)
1-1 課程建置均以108課程綱要為主軸,各科分別討論自身科別發展特色,以技術證照取得為年段目標,每年段確立課程主主軸,讓學生凝聚學習目標,學習不失焦。
1-2 學校與教師能依據學生需求,開設合宜之彈性、校本課程、多元課程、實習及實作課程及補救教學課程等,並完善呈報課程總體計畫書,且依規定開設課程,以發展學校特色,精進學生學習。
2-1 依規定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、教學研究會,訂定有課程發展委員會之組織要點,並據以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,召集人:校長,執行秘書:教務主任,成員包括:各處室代表、教師代表、家長代表及各科課程發展小組等。
2-2 每學期定期召開課程發展委員會,不定期召開臨時會,審議課程計畫書、學生用書、自編教材及課程評鑑四大項目,於會中討論各科未來規劃及相關課程發展,備有相關會議紀錄備查。
2-3 每學期定期召開教學研討會 3 次,另視需求不定期召開臨時會議,進行教學計畫與進度之討論,並將重大議題列入教學融入之主題,備有會議紀錄備查。
3-1 108 新課綱採用服務群綜合職能科,以餐飲製作及車輛整理技能領域,並加強特殊需求領域課程(提供紙本參閱)。
3-2 資源班特殊需求課程改以抽 離式方式進行:111學年上下學期各開設4 門課程,共24位學生參與;112學年上下學期各開設4門課程,共59位學生參與。
3-3 透過特殊教育研究會議討論,依據學生個別需求進行規劃、安排資源班課程及編寫教學進度表,並聘請相關專業教師協助學生學習。
4-1 本校課程兼顧產業鏈結發展及在地文化特色,餐飲科發展客家文化特色結合地方小吃課程培養出微型創業人才,軌道科積極與台鐵、桃園捷運結合,基層人員培育,汽車科與資訊科結合國軍相關技術發展,擬定各科(群)教育目標及專業能力,讓學生具備就業所需能力,並加強升學各科目課程規劃兼具升學能力。
4-2 與大專校院建立策略聯盟,利用大學端資源,讓學生至大學端進行專業課程,一方面提升學生學習高度,另一方面藉由科大較好之設備,讓學生能有更好的學習效果。
4-3 實用技能學程規劃以就業為主要發展,與鄰近飯店業配合假日見習打工,運用職場實作結合課程,力與學生畢業即就業,目前畢業生有六成以上均在相關職場上就業,以落實就業技能為導向培育之目標。
×